020-123456789
 
新闻资讯

慎选校外教育培训 这五大陷阱要注意


更新时间:2025-05-18 19:40:28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57565次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郑铁峰)暑假马上来临,慎选许多家长都想着利用假期给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加油充电。校外但当前校外教育培训市场,教育阱注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,培训各类消费“陷阱”花样频出,大陷令家长们防不胜防。慎选在此,校外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,教育阱注提醒广大家长朋友,培训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大陷要避免五大“陷阱”,做到谨慎选择、慎选理性下单。校外

陷阱一:培训机构缺乏合法资质

目前校外培训市场中,教育阱注部分培训机构未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、培训实际培训项目与登记经营范围不一致、大陷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格证等现象较为普遍,导致机构管理、师资培训等方面缺乏监管。此外,无证照办学情况也时有发生,该类培训多藏匿于居民楼内,在安全管理、规范收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隐患。

陷阱二:虚假宣传误导消费

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招揽客户,肆意夸大培训效果,对主体资质、师资、课程内容作出虚假宣传,对升学、通过考试、获取证书及其他教育培训效果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,致使许多学生家长上当受骗。

陷阱三:课程质量遭遇“打折”

部分培训机构在学员完成报班后玩起“偷梁换柱”的花招,试听课和正式课程天壤之别,频繁更换授课老师、压缩授课时间、更改授课内容、擅自停课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进度,导致课程质量大打折扣。

陷阱四:格式合同暗藏霸王条款

培训机构提供自己预先起草好的格式合同,除课程课时外都不容易更改,合同内容往往是束缚学员的条款多,约束自身的条款少,通常还会设有非常苛刻的退款条件,名目繁多的退款费用,甚至出现“入学概不退费”等霸王条款,严重侵害学员的合法权益。

陷阱五:培训机构倒闭、跑路现象频发

近年来,一些培训机构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受疫情影响无法维持经营,出现了倒闭关门的情况,也有一些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,直接卷款跑路,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。

面对这些暗藏的陷阱,消费者应该如何顺利避开?对此,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。

理性报班,切勿攀比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,只有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,尊重孩子个体差异,遵循科学教育规律,才能避免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。应理性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,在孩子学有余力的状态下,引导他们拓展知识、发展兴趣、增强综合素质,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。要客观看待校外培训作用,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,避免盲目攀比、跟风报班。

认准资质,切勿轻信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一定要先查验办学资质,既要看机构的“证照”是否齐全,也要看老师的资质是否齐全。要尽量选择合法办学、口碑较好、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。可以通过互联网、在读学生家长、行政监管部门等渠道咨询了解机构声誉,尤其要查看互联网上或者第三方人员的评价,不要轻易相信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和课程顾问的各种口头承诺。

谨慎签约,切勿冲动消费者对不熟悉的培训机构应持理性消费态度,可先尝试短期试课,等认同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,再续约。建议消费者分期缴纳学费,最长不要超过三个月,有效降低消费风险。同时应提高维权意识,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相关协议,并将课程内容、退款条件、违约责任等在协议上明确标注,并要求机构将口头承诺也一并写进合同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进行维权。

及时维权,切勿犹豫培训机构一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恰恰是关门、跑路的前兆,因此,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问题,要第一时间开展维权,及时搜集好相关证据,如合同文本、交易凭据、微信聊天记录、宣传资料等,切勿等到机构都已经转移好资产了才行动。消费者可自行与培训机构协商,也可通过消保委、行政部门进行维权,如果协商不成,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等方式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责任编辑:24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南京奥捷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TEL: 020-123456789
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      邮箱:admin@aa.com


友情链接: 掌上管农田 农民“慧”种田 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 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  安徽:“黑科技”赋能特高压巡检保障迎峰度冬 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 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 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  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  2025北京书市:一场年轻态、文艺范、惠民性的文化盛宴 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  春花不止于江南——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  “园居春信”202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清明节文化活动举办  满目春色 处处欢歌 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 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 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 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 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,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 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 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  郑茜:我们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民族博物馆 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 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 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  国家医保局: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 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“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”举办  永定门里 乾坤一场戏 半生较量 俯仰皆身鉴 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 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 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 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  安徽芜湖:朵朵荷花映红致富路 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  到北京平谷感受“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” 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  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 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 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  中国“文物医生”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 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 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 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  赏文物看大展 春日踏青文博游火热  深蹲系列之蒙城:老牌“养牛示范县”如何抢抓“新风口” 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 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 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 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